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p>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p>


<\/p>

五龙宫地理位置图<\/p>

2月8日,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开掘团队正式发表研讨成果称,该遗址出土的水简,为全国初次发现的明代皇帝敕命大臣展开的“投龙”仪式的礼器,系明代在武当山举办国家祭祀大典的重要见证。<\/p>


<\/p>

遗址开掘区全体航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讨院供图)<\/p>

五龙宫是武当山最早敕建的道教宫观,唐太宗时敕建“五龙祠”,宋真宗时敕升为“五龙灵应观”,元世祖时赐额“五龙灵应宫”,元仁宗时赐额“大五龙灵应万寿宫”,一度成为武当道教的中心。现存的“兴圣五龙宫”是明成祖朱棣为兴修“家庙”而大兴武其时所奠定,1994年,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文化遗产。<\/p>


<\/p>

水简正面<\/p>

五龙宫遗址考古开掘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讨院副研讨馆员康予虎介绍,水简发现于一水井中,为石质,长0.5米,宽19.5厘米,厚4.3厘米。正面为云篆:“九河倾讫,鸟母群飞,蛟龙通道,水陌洞开,赤文玉书,驿龙风驰。”反面为告文,记录了明永乐皇帝敕命道教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在武当山举办“金籙回报延禧普度罗天大醮”,该活动是国内现在发现掌管仪式人员身份等级最高的道教斋醮活动。<\/p>


<\/p>

水简反面<\/p>


<\/p>

龙浮雕<\/p>

康予虎称,道教的投龙简仪是在大型斋醮科仪的最终阶段将告神文简和金龙、玉璧等礼器一起投进的宗教仪式,被认为是告文送达神灵的关键环节。结合水简碑铭和文献记载可知,此次明成祖朱棣在武当山举办道教标准最高的罗天大醮活动意图多重,既有祭献爸爸妈妈在天之灵的家事,又有祈福安居乐业的国务,是一次由道教天师和朝中大臣一起展开的国家祭典行为。<\/p>

参加五龙宫遗址多学科研讨的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白彬称,唐代今后,祭天、地、水的“投龙”仪式成为国家祭祀大典的一部分。现在所见的什物有,唐开元“投龙”铜简、武则天金简等,祈请意图多为皇帝个人延年益寿、以求长生。此次发现的武当山水简,是现在所见唯一经科学考古开掘的投龙简什物(其他“投龙”简多为收集品),是武当山作为明朝“皇室家庙”和举办国家祭祀仪式的重要什物,进一步丰厚了武当山国际文化遗产的内在。<\/p>


<\/p>

更多精彩报道,尽在https://beachgearusa.com

About admin

administrator